溥心畲(yú)出身于皇室贵胄,为清道光帝之曾孙、恭亲王之孙。溥心畲幼年曾三次蒙召入颐和园晋见光绪帝和慈禧太后。光绪对其说:“汝名为儒;汝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”光绪帝驾崩后,据传溥心畲也为储君候选人,但他当廷大哭想家,结果落选,举家为之欢腾不已。
溥心畲于1910年至192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政法学堂、青岛威廉帝国研究院。弱冠之年,曾有过留学德国经历,所学为生物学和天文学。辛亥后,随母隐居北京西山戒台寺牡丹园十余年,闲来无事,终日读书,由经学入门,继而诸子百家、诗文古辞,而在文史方面所下工夫尤深。后溥心畲迁居颐和园,专事绘画。
雪阁栖鹤 纸本 1941年
1924年迁回恭王府,此时的王府早已被其兄溥伟抵押给了辅仁大学当校舍,溥心畲只得蜗居府内之萃锦园偏福殿。期间,他涉足于社会之中,始与张大千等画家往来。两年后,在中山公园水榭举办首次书画展览,声名鹊起。
1932年,溥仪在满洲国登基做伪帝,溥家兄弟趋之若鹜。溥心畲却拒任伪职,并以一篇《臣篇》痛斥溥仪“九庙不立,宗社不续,祭非其鬼,奉非其朔”,“作嫔异门,为鬼他族”。1937年日本人占领北平后,溥心畲的知名度及王公贵族身份成为所要拉拢的重点,当时日本驻华北特务头子土肥原曾多次拜访溥心畲,邀其主持华北文化工作,并以高官厚禄相许,溥不为所动。
奚官调马图 纸本 1948年
1946年,溥心畲重回恭王府,并当选满族文化会会长,但除与一些文艺及戏剧界人士往还之外,少与达贵政客互通。期间,曾作为“国大”中的满族代表赴南京出席行宪国民大会,并在南京举办了溥心畲、齐白石书画联展。会后,溥心畲游览了江南名胜。
1949年10月18日,溥心畲夜半藏舟,暗渡吴淞,三日舟至舟山,又自舟山辗转赴台。事后他做诗记述道:“暗渡吴淞口,藏舟一时轻。片云随客去,孤舟挂帆行。岛屿分旗色,风涛记水程。海门吹画角,梦断北时声。” 1950年,他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谋到了个教职。1959年,他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个展,展出作品多达380幅。
寒枝双柑 纸本 1945年
在师范执教期间,为贴补家用,他亦曾在自宅开班授徒,外出讲学,并以愧对前清先祖为由,拒绝了宋美龄的拜师习艺邀约。据说,宋曾有意拜溥为师,溥提出两个条件:第一,不给宋美龄单独授课,宋要学画,须跟其他弟子同学;第二,拜师要行拜师礼,要跪拜,还要磕头。另一说法是:溥曾表示,清朝是被民国推翻的,一旦教授宋美龄,成何体统,岂不愧对祖先。在他看来,一个旧时王孙倘若一时不慎,出仕后朝,继而摧眉折腰地侍奉起“第一夫人”来,那岂不沦为赵孟頫第二?宋美龄听后忍俊不禁,只好别求高明,拜黃君璧为师。黃君璧与张大千、溥心畲在当时合称“渡海三家”。
风雨归舟 纸本 1947年
美术界历来有“南张北溥”之称,张即张大千,北即溥心畲。画家于非闇曾以《南张北溥》为题对二人做了对照:“张八爷是写状野逸的,溥二爷是图绘华贵的,论入手,二爷高于八爷;论风流,八爷未必不如二爷。南张北溥,在晚近的画坛上,似乎比南陈北崔,南汤北戴还要高一点。”且两人互相欣赏,相处莫逆。
张大千尝言:“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,一个是溥心畲,一个是吴湖帆,半个是谢稚柳,另半个已故去,就是谢稚柳之兄谢玉岑。”张大千在给友人郭子杰作的雪景山水画中题曰:“并世画雪景,当以溥王孙为第一,予每避不敢作。此幅若令王孙见之,定笑我又于无佛处称尊矣,子杰以为可存否?”
早在20世纪30年代,张大千就请溥心畲为其《三十自画像》题诗:“张侯何历落,万里蜀江来。明月尘中出,层层笔底开。赠君多古意,倚马识仙才。莫返瞿塘棹,猿声正可哀。”
凉榭对弈图 纸本
1963年11月,溥心畲患鼻咽癌在台北病故,年仅68岁,葬于阳明山。“文人画的最后一笔”,就此随末代王风绝矣。
免责声明本微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仅作传播知识之用,版权属原作者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、暗示保证,请仅作参考。如原作者对转载、改编有异议,告知后立即处理。
欢迎订阅:给绿微刊:givegreencn
欢迎关注:新浪:@给绿文化 腾讯:@给绿
微博互动:新浪:@爱若干 腾讯:@爱若干
主编微信:airuogan 邮箱:airuo@163.com